孫郁:想起端木蕻良–文史–中國找九宮格分享作家網

汪曾祺生前不太看得起同代人的一些文章,但對于端木蕻良卻另眼相待。有一次我到他家里送信,不知怎么說起端木蕻良,他認為這位老同事出筆非凡,是個懂文章之道的人。舉的例子是,幾年前噴鼻港一家文學雜志搞創刊留念運動,兩人都寫了慶祝文章。刊物出來后,汪曾祺感到仍是端木蕻良高超,句子是脫俗的。說此話時,他的眼睛是亮的,就翰墨興趣來說,他們彼此有相通的處所。

端木蕻良年夜汪曾祺八歲,算是先輩,但彼此間隔挺近。他暮年體弱多病,簡直不餐與加入文壇的運動,也由此,看不到躁氣,可以或許沉寂上去寫出他人沒有的文字。較之先前的寫作,他的作風略變,不復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的縱橫暢快的筆法,帶出幾分沉寂感。詞語有些幽遠之意,章法例有明清筆記之味。他廢棄了實際題材的寫作,轉而研討《紅樓夢》,潛心創作長篇小說《曹雪芹》。創作之余,偶作散文漫筆,學問、興趣不分彼此,有不小的景象在。從浩繁文章看,學問家的意味漸多,愛好訪古,閱讀雜書,在古今文脈里往復,詞翰就別是一番滋味了。

他和北京文聯的很多人都堅持傑出的關系,五十年月,就與老舍訪問過西山,查詢拜訪過清代旗人遺址。他餐與加入過京郊的土改,還在首鋼體驗過生涯,寫過廠史。很多年間,赴近郊觀賞農林業,勘探古物,所寫文章厚重、樸素,有不少高見在。由於又愛好戲劇,對于繪畫與書法也有心得,文章就多了士林之風。他的豐盛經過的事況,也帶了審美的繁復性,敢于往寫《會議室出租曹雪芹》如許的書,需求年夜的大志和睦魄。林斤瀾師長教師有一次對我說,端木蕻良寫《曹雪芹》,是無米之炊,難渡過年夜。言外是掉多得少的,敬佩之余,有點可惜。

端木蕻良對于北京汗青與風氣非常留心,他在報刊上的文章,短小多趣,像《噴鼻山碧云寺漫記》《關于“黃葉村”》《北京是我的一本年夜書》等,對于前人詩文與汗青蹤跡的點染,漫出詩意,懂得之同情中,也有拷問在,一些處所繼續了周氏兄弟傳統。筆觸自若散淡,把玩古物中,又不矯飾學問,謙虛之情劈面而來。我總感到他與汪曾祺的文章有很多默契的處所,那文風能否影響了汪氏,也未可知。不外他后來沒有汪曾祺影響年夜,能夠是陷在“紅學”里,拘于一處,觸覺有些拘束,全體來看,旨趣略顯單一了。

不知為何,一些研討散文史的人,不太留意他,這有點遺憾。若說北京文壇文風的改變,他是代表人物之一。很多短文的題旨都不是巨大敘事,也無時期的風行認識。像《山胡桃》《云杉》《化為桃林》《拂曉的眼睛》都屬于小感到的流淌。但有交流時辰也能感觸感染到對于汗青滄桑的體味,再如《東不壓橋胡同,你在哪里》《我與“文協”》,性命的浩嘆中,有遠往云煙的卷動。善于捉住剎時的感到,將眼光投射到悠遠之地。年青時的寫作追蹤關心實際生態,暮年則帶出思惟的縱深感。他早年在清華年夜學學的是汗青專門研究,這種求變的選擇,說不定與史學認識有關吧。

從右翼步隊過去的作家,可以或許在體裁上自發求變的,端木蕻良大要是代表人物。沉1對1教學淀的經歷在他那變為與前人對話的資本,所以無論是談王夫之、戴震、曹雪芹,都擺佈可進,高低來得。《年夜不雅園和伊甸園》言及“桃花源”與《圣經》,就把審美之圖擴展了。《〈紅樓夢〉里的“空”和“無”》里的佛、道、希臘詩文的聯想、感嘆,是思惟與詩意的迴旋,回味的空間變得廣闊。他自發地認識到體裁的價值,人無法解脫後人的影響,詞翰的選擇也無時不在一個陳舊的文脈上。他屢次與友人說,“唐詩晉字華文章”才最為主要,這是章太炎與魯迅啟示的成果。他在《筆談漫筆》一文中推重《夢溪筆談》《酉陽雜俎》、魯迅雜文,實在也道出本身寫作的文脈參照。那么說來,在周氏兄弟之間,他更親近魯迅遺風的。

也由于此,端木蕻良的漫筆照舊不忘舊念。他對于風行的文明持一種警戒立場,那些花里胡哨的藝術與文風,在他眼里不外短壽地點。《赤子淚成虹》禮贊了實際感的詩歌;《警戒汗青重演》說到德國光頭黨,提示人們留意法西斯主義復蘇;《窗外一瞥》《雞年“斗雞”》都觸景生情,有逆俗之語的明滅。他的文章并無火氣,但慢條斯理中,對于文風的弱化持批駁立場。在一些看似閑談的文字間,可以或許凝聽到思惟的碰撞。無妨說,在汪曾祺、張中行被人追蹤關心前,其作品已開新風,若說新京派的散文可以或許強大起來,端木蕻良也有一份功勞的。

多年前讀他的憶舊懷人的文字,很是愛好。1981年,魯迅生日百年的時辰,他寫的《魯迅師長教師和蕭紅二三事》,就饒風趣味。后來所寫《茅盾和我》中的見識和情懷,也自有他人不及之處。他的論述語態天然而帶文氣,升沉間有點平易近國時代文人的博雅,但又天然平庸,絕不夸飾,這也是汪曾祺信服他的緣由。他筆下的老舍、鄭振鐸、胡風、尹瘦石都逼真得很。看得出,固然是右翼出生,審美方面卻帶有包涵性,對于汗青人物和分歧門戶的藝術,高則仰之,善則隨之,文章也就放得開,收得攏,富有彈性。這與他的低調生涯有關,固然人脈甚廣,卻甘于寂寞,進世而不享世,在繚亂中能安之若素。這一點,他與孫犁略有一點類似。

我屢次往端木蕻良在戰爭門的阿誰新家取稿,他一向在病中,不共享會議室太見客。每次都是他夫人鐘耀群招待,稿子也是鐘教員重抄過的。記得最後的聯絡接觸是在1992年末,我打德律風給他,盼望能給《北京日報》新開辦的副刊《流杯亭》寫點什么。不幾日,便獲得他的那篇《戲說“流杯亭”》,文章洋洋灑灑,古而含今,從蘭亭的“曲水流觴”談到故宮里的“禊賞亭”,共享會議室還有中南海的“流水音”,最后寫到1957年于中猴子園放棄的石料堆邊的一次經過的事況,他發明了喪失好久的文物“蘭亭八柱”,并給《文物》雜志寫下《蘭亭八柱有著落》的文章。此文與副刊作風特殊契合,掌故與見識都有,讀之古風習習。那時辰可以或許講清國際的“流杯亭”分布情形的人未幾,他的學問也讓報社的同人信服不已。師長教師縱筆年齡,說笑山川,文字沉寂,對于魏晉風采的追懷中,本身的真性格也流淌出來。《流杯亭》的作者也算人才輩出,而他與汪曾祺的短章在那時最靈矣妙矣。此刻想來,年青時對于他們兩位,解之未幾,現在重讀他們的作品,欣慰之余,仍然感到有高不成攀的處所。這也闡明,在那代人身上,可學的工具其實是多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