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近四十年后得以重睹秋明翁沈尹默師長教師贈郭子杰進蜀詞稿線裝一冊,令人回想起一些難忘的舊事,又從而勾起了一點考據的愛好。
秋明翁不愿替japan(日本)人幹事,于1939年5月間自滬進渝,直到抗克服利后次年即1946年秋才回到上海。在重慶的七年間,作詞的興趣頗高,多少數字不少,手書編集,冠以稱號,今可見者,有《念遠詞》《松壑詞》等。秋明翁門生戴自中師長教師據施蟄存師長教師所贈《雍園詞鈔》統計,《念遠詞》起1940年8月至1942年2月,收詞112首;《松壑詞》起1942年3月至1945年6月,收詞73首,較他本所收為多,當為寫定稿。
秋明翁昔時屢以兩集中的詞作書贈別人,明天可見者,如1942年8月,應程千帆、沈祖棻佳耦之請,用端整的簪花小楷完全抄寫所有的《念遠詞》和當時《松壑詞》僅成的46輔弼贈,有1984年齊魯書社《沈尹默手書詞稿四種》影印本;1941至1945年間陸續書贈先生張充和62首(并有詩歌52首),2001年廣西美術出書社匯為《沈尹默蜀中墨跡》一冊影印出書。
還有一種,即開首說起的贈郭子杰者,1985年巴蜀書社據徐無聞師長教師供給的原件(右上圖),以《沈尹默師長教師進蜀詞墨跡》(以下稱“《進蜀詞》”)為名影印行世。秋明翁書寫時未具年代,但用的是成都詩婢家箋譜,無聞公1964年事末將之重裝為線裝一冊,跋語中云,詩婢家箋譜成于1943年,秋明翁1946年出蜀,故看成于1944或1945年六十二三歲時。
巴蜀本中又有無聞公1984年5月的新跋一頁,簡略交接了一句“于1959年得于重慶”,經詢無聞公令郎、東北年夜學藏書樓研討館員徐正行兄,年夜約在是年夏秋之交的一全國午,無聞公從單元集中進修后回家,在幼兒園門口被一黃姓中先生騎車撞傷,中先生的父親東北師范學院物理系黃傳授,與無聞公本有頷首之交,遂來家探視,聊得手中有一冊進蜀詞,是伴侶郭子杰所送,因本身并不喜好書法,故爾轉相贈與。
郭子杰師長教師,名有守,1901年生,四川資中人。據巴蜀書社1997年出書的《資中縣志》,先考進北京年夜學文學系,又留學法國巴黎年夜學攻讀文學,回國后任教導部秘書長,1939年3月到抗克服利,任四川省教導廳長,于成長蜀中戰時教導頗有進獻。1946年頭往英國準備中國餐與加入結合國教導文明組織任務,又移居紐約等地,被臺灣政府派駐比利時“年夜使館參事”,然時辰心胸內陸,終在1963年回到北京,1978年往世。
秋明翁在《進蜀詞》跋中云:“右進蜀以來所為是非句,子杰必欲得之,由於書此冊。”郭子杰海內時代以結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成分,積極聯絡海內文藝人士,與張年夜千、常玉、張玉良等畫家來往甚多,尤共享空間其與張年夜千為表弟兼老友,是張年夜千繪畫進進歐洲的主要推手,年夜千有贈其《年夜千狂涂》冊頁三種傳世。加之他是文學系出生,與秋明翁昔時來往并索書詩詞,就是瓜熟蒂落的事了。秋明翁還曾為其臨寫《孟法師碑銘》,成冊頁二十五開,時在乙酉冬日,這也是兩人蜀中墨緣的又一見證,曾于2009年在湖州博物館舉辦的“晉韻流衍:沈尹默書法藝術精品展”中展出。
《進蜀詞》書寫的詳細時光尚可續考。秋明翁書贈程沈佳耦的《念遠詞》卷首有“值余來成都,出示索為題記,因志其由來這般,癸未嘉平”的題識,知秋明翁于1943年底、1944年頭有成都之行(酈千明《沈尹默年譜》掉載)。又據劉振宇師長教師《已瑜伽教室見春生處士家——從北京畫院躲南五臺圖看張年夜千、林思進在成都的藝文來往》(《年夜匠之門》會論說文集,2021年6月),1944年1月9日,郭子杰在成都福興街全家福餐廳宴請沈尹默、陳寅恪、錢穆、蒙文通、徐中舒等,午宴后欣賞年夜風堂摹仿敦煌壁畫,張年夜千親為導覽。郭子杰之索字,或即在此期耶?
《進蜀詞》的遞躲者無聞公,在1963年7月30日共享會議室與8月5日兩次登門謁見秋明翁,就教書法,并畢生視秋明翁為師,有詩《奉簡沈尹默師長教師惠賜行書橫幅》云:“當今喜拜吳興翁,誰謂鐘王盡后蹤。鶴舞鸞翔生奇意,圓規方矩見宗風。丁壯湖海憂離亂,垂老神州樂年夜同。筆上百花開不盡,藝林千載看衡松。”無聞公行書走的是二王一路,書風與秋明翁原形接近,當面請益后,有興趣有意間更相範圍。正行兄除見教上舉七律外,還曾惠示無聞公臨寫秋明翁行書的墨跡,置于秋明翁書法中,真能到達亂真的水平。無聞公自述學書過程時僅說起三人:“我進修書法的發蒙教員是我的父親,十五六歲后又從潛江易均室師長教師進修,寫篆書受害頗多。易師長教師也是沈老的伴侶。三十以后,更有幸向沈老就教。”(《記從沈尹默白叟學書法》)可見秋明翁之于無聞公的主要性了。
無聞公與家年夜人劉元樹是四川年夜學中文系的同學老友,1954年年夜學結業后的幾十年間一向堅持著聯絡接觸和友情。無聞公第二次趨謁秋明翁時,家年夜人隨行,并獲得了秋明翁的一件行書條幅(右圖),“癸卯立秋前一日”,即1963年8月5日,條幅上的年款正確地記載下他們造訪秋明翁的每日天期。今歲又在癸卯,而不佞亦恰年周花甲,不由感歎系之矣!
1980年我繼踵父輩,進四川年夜學中文系唸書。無聞公當時在重慶北碚東北師范學院任教,因餐與加入《漢語年夜字典》的編輯并任字形組組長,時常回成都,常常托人帶信讓我往見他,不只能打一回牙祭,還能在學業上獲得他白叟家的領導。有一次往他暫寓的一環路南的成都軍區接待所看他,他正在展開的紙上鈔繕著什么,本來旁邊就是秋明翁的這冊詞稿,預備交巴蜀書社印行,由於是行草書,煩惱讀者不易辨識,正用楷書作釋文呢。記得用的是比通俗信箋略為廣大的宣紙,寫的是一手清雅的禇體小楷,桌上還擺著一本四川國民出書社的《詞譜簡編》,應該是他在成都姑且找來的。無聞公說,詞是是非句的,為了斷句便捷正確,有時需求翻翻詞譜。之所以記得明白,是瑜伽場地后來我也照著買了一本,至今還在冷齋書架上呢。
《進蜀詞》共收詞44首,前31首見程沈佳耦所躲《念遠詞》,后13首中之前11首見程沈佳耦所躲《松壑詞》,末二首見戴自中師長教師的《松壑詞》錄文(《秋明詩詞集》支出,上海書店出書社待刊),經比勘,只要九處可有可無的異文。
秋明翁在上引“右進蜀以來所為是非句,子杰必欲得之,由於書此冊”後記后又云:“聊用為析酲解慍之具,別人睹之,未必有興私密空間趣思也。”我還留意到秋明翁手書《涉江詞》跋后鈐有“析酲解慍”白文一印。按“析酲”“解慍”連用,出北宋詞人晏幾道《小山詞》自序:“《補亡》一編,補樂府之亡也。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詞缺乏以析酲解慍,試續南部諸賢緒余,作五、七字語,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所同游者意中事。”
晏幾道,北宋詞人晏殊的第八子,性孤高癡盡,專力作詞,清秀勝韻,直逼溫韋、南唐,與其父晏殊皆為婉約詞之正調。相較二者,年夜晏以承平宰相寫貧賤生涯,詞作明麗雍容,風調悠然,而內蘊稍欠;小晏詞則如其自序所論,既可析酲,又可解慍,即既可娛賓遣興,佑酒佐歡,又可寓其微痛纖悲,除煩滌怨。雖亦“期以自娛”之作,究竟多了一些“敘其所懷”的成分。
秋明翁此期所作,正多取二晏,上及五季,故其自謂“聊用為析酲解慍之具,別人睹之,未必有興趣思”。這未必有興趣思的意思,在1951年10月所抄《秋明是非句》(包含了重慶時代的93首和1946年秋返滬后所作23首,有金陵字畫社1983年版)末的題記中重申:“右是非句若干首,大略曩時析酲解慍之所為,以其猶賢于饜飫整天,無所專心。亦既吟成,遂復錄而存之,備省覽焉。由今不雅之,言差近而少諷,悲歡不出于一己,憂樂有關于全國,正如愛倫堡氏所譏,小熊有力得掉,自嚙其掌,掌盡而性命亦隨之而盡者,是可愧也夫。”固然這些一而再的表達未必沒有自謙的成分,但相當水平上確可成為我們懂得這些詞作的基本。況且,其《念遠詞》之得名,立即出年夜晏的《浣溪沙》:“一貫年光無限身,等閑拜別易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滿目江山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面前人。”是以,我們不用在此中深求幾多意內言外的比興依靠。
甚至“念遠”一語,也未必就能確指身處異地的愛人。汪東《調笑令·題〈念遠詞〉》:“凄斷凄斷,滿目江山念遠。擘將鈿合瑤篸,地北還兼海南。南海南海,中有驚鴻影在。”他似乎將《念遠詞》懂得成戀愛詞了,但秋明翁1930年在北平有《春蠶詞》一卷三十余首,那才是為女友褚保權所作的真正的戀愛詞,從造語和情思來看,二者的差別是頗為顯明的。即或《念遠》《松壑》二集中有相干的感情抒寫,至多較《春蠶詞》隱晦得多,我們能讀出更多的仍是排解閑愁以及消解幽憂吧。
排解閑愁是詞作之傳統,消解幽憂是時勢所使然。《松壑詞》中有一組四首《浣溪沙》詞,其序云:“乙酉(1945年)二月,湛翁自樂山寄書來,附小詞一闋。蓋山居寂寞,聊復陶寫,以遣幽憂……湛翁寂寞之心,正余懷所具,亦即眾感所必照者也。”此幽憂既與湛翁馬一浮及眾感俱同,即轉而可證確非關一己之私,而屬時勢之忿。程千帆師長教師在所躲《松壑詞》跋中云:“往者抗日軍興,西北名德違難進蜀,每假吟詠以攄家國之思,而吳汪師長教師旭初、吳興沈師長教師之為尤,世所宗仰。”詞人本靈心善感之人,“寇氛既熾”(1948年春夏敬不雅《念遠詞序》語),出亡蜀中,其懷若何,是不難想知的。
秋明翁詞作藝術,早年著重小令,進蜀后始涉慢詞。小令學南唐及二晏,于小晏尤為鐘情,含蘊深微,詞境迷離,短語之中含有無窮神韻,早得眾人公認。慢詞多學柳永、周邦彥、劉克莊、蔣捷、吳文英等,最長的詞調《鶯啼序》也樂于為之。構造繁復,善展敘,針腳精密而不見其跡,不覺其澀,所存雖不算多,洵稱高手。自來令慢兼工號難堪事,而秋明翁能之,足見其于詞之一體用力之勤,摸索之深,成績之年夜。
秋明翁書法名滿全國,無待多言。以不佞管窺之見,他的行書有三類,一是含蓄嫻雅如大師閨秀者,一是鋒發韻流如彈丸出手者,一是渾灝冥茫如暮云蒼松者。他特殊器重執筆法和運筆法,1940年在重慶作有《執筆五字法》一文,1943年又行書以贈蔣維崧師長教師,此后還屢次書寫,并作修訂(參齊魯書社1986年本),誇大“腕司運筆,運求其活,活始能控縱得筆,以神其用。用筆之要首在按提,提按得宜,性格乃見,所成點畫自有興趣致”。作于統一年的這冊《進蜀詞》,恰是秋明翁腕重運活而筆重提按的杰出典范,展卷字字活,筆筆活,光昌流暢,好看賞心。無聞公重裝跋稱:“詞升宋賢之堂,書進晉人之室。兩美斯備,并世所稀。”余于公論,無間言矣!
《進蜀詞》所用箋紙為1943年景都詩婢家主人鄭伯英遠求墜緒、近集時珍所制套色木板水印佳品,乃采摭當世蜀中、游蜀或省外諸名家畫事而成者,包含趙熙、余興公、張年夜千、齊白石、陳師曾、趙看云、黃君璧、關山月、張采芹等,琳瑯滿目,優美紛呈。首版只印五百部,那時即稱可貴。所用者有“第二二部”的編號,且編號處及鄭氏箋譜后記署款處均有手鈐的鄭氏名印,余今年見謝無量以統一箋譜所書詩稿一冊則俱無之。本日不雅之,彌覺可貴了。
最后還可一提的是,無聞公用褚體精寫的小字楷書釋文,附在巴蜀書社版秋明翁原稿后印出,與秋明翁的墨跡珠聯璧合,相映生輝。但是出版后釋文并未隨秋明翁詩稿退回無聞公,40年轉眼即過,假如它還存于天壤之間的話,那素凈的宣紙應當略泛微黃了吧!而秋明翁這冊贈郭子杰進蜀詞稿首尾無缺,一如昔時,今幸重睹,又恰值秋明翁生日140年,無聞公去世30年,始知人間有所謂夙緣天幸者,真非虛語也!
(本文寫作獲得孫田、徐正行、劉禹三位的多方輔助,特殊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