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秋10月,華東師范年夜學建校73周年。作為58屆汗青系的結業生,鮐背之年回想七十年前離開麗聚會場地娃河畔的肄業經過的事況,回憶舊日一位位師長教師的音容笑容、上行下效,重溫“務實發明,為人師表”的校訓,感歎很多。昔時母校的師資氣力有多好,文明積淀和底蘊有多深,生怕是明天的學子難以想象的,也是我想提筆記載上去的初志:年夜學之年夜,在于巨匠;師長教師之風,天長地久。
1954年9月1日,我從杭州離開上海市中山北路上的華東師范年夜學,猶記得校園門口兩扇玄色的木板門,掛著舒同寫的校牌;優美的麗娃河直通校園南北,綠草茵茵、古樹參天的母校安靜而優雅。那時華師年夜湊集著一大量教導專家,講授內在的事務非常普遍,用我同班同窗馬洪林的話來描述,是“一種買通文史哲經界限熔一爐而冶之的年夜理科形式”。
華師年夜1951年建校時,全校有11個系。汗青系是首批設置的系科之一,重要由年教學夜夏年夜學文學教學院的汗青社會系構成,學制四年,師資有呂思勉、李平心、戴家祥、林舉岱、陳旭麓、王養沖、夏東元等一批著名史家。呂思勉師長教師那時沒有給本科生上課,他帶青年教員,有“活字典”之稱。還有不少外系的年夜傳授或名作家來系任過教職,如哈佛結業、教政治經濟學的陳彪如教員,他是我國國際金融學科的有名學者和開創人。記得我曾自制一書簽,下面書寫了兩句陳彪如教員的話:“泛覽群書,不如精于一也”;“破萬卷與攻一書是辯證同一,二者不成偏廢”。
印象較深的師長教師可不少。有一位教導學教員叫朱有瓛,曾留學倫敦年夜學、巴黎年夜學,常常提到做學問要占有材料,再三誇大“占有材料”這個詞很主要,還教我們若何做卡片,以卡片情勢積聚材料,為今后寫文章備用。戴家祥、束世澂二師長教師教我們現代史;蘇淵雷教我們汗青要籍選讀課(先容《左傳》《史記》《戰國策》《三國志》等),那時還不算知名;王養沖教世界史;李平心教近代史;還有教中國文學的羅玉君,網上可查的是1951年,她隨丈夫回到上海,應聘成為華師年夜中文系傳授,專門傳授本國文學,曾翻譯多部世界名著,最有名的是《紅與黑》。她也教我們汗青系先生中國文學課,我就是她的課代表。印象里羅教員中等身體,短發,圓臉,微胖,穿著樸實慷慨。羅教員上課有時遲到,我實行課代表職責,往辦公室請她,她說家住校外,要坐公交車來黌舍,路上紅綠燈多。她曾約請我們同窗往家里玩,會晤又是握手擁抱,又是煮咖啡,很是熱忱。她師長教師李珩是地理學家,時任中國迷信院上海地理臺臺長。
上世界文學課的教員年夜名費明君,寧波人,曾在japan(日本)早稻田年夜學留學,課也上得極好。據昔時汗青系同屆隔鄰班同窗葉書宗回想:費教員那時年夜約四十明年,戴一副黑框眼鏡,穿著整潔、瀟灑,風采翩翩,更兼宏儒碩學,長于辭令,授課極受先生接待。費教員善於講俄羅斯、蘇聯文學,先容普希金、果戈理、A.托爾斯泰等世界級文豪時,不看講稿,信手拈來,滾滾不停;講得起勁時,歡天喜地。(見《人·時期·社會:一名汗青研討者的人生故事》,上海三聯書店,2018)良多同窗、包含我在內,都聽得自我陶醉。
費教員教了我們一年后,被打成“胡風團體”骨干分子。1973年2月11日費教員病逝于青海勞改農場。令人唏噓的是,費師長教師是著名的翻譯家、年夜傳授,他的七個後代卻都是“文盲”。
王養沖是我國的東方思惟史泰斗,101歲時往世。早年曾擔負公民黨元老胡漢平易近師長教師的私家秘書,上世紀三四十年月,客居法國十年之久,師從哲學家瓦爾、汗青學家費弗爾、社會學家拉洛等名家,奠基了深摯的學術功底。1947年回國后,任復旦年夜學社會學系東方社會學思惟史傳授。1952年轉進華東師范年夜學汗青系,任世界近古代史和東方思惟史傳授。我們接觸到的王教員四十多歲五十不到,恰是學者精神最充分的時代。
束世澂師長教師是我內助的舅公柳詒徵師長教師的先生,結業于南京高級師范黌舍文史地部,聽說王伯沆、柳翼謀二師長教師的史才、史識與史德對他影響頗年夜,從而確立了研討中國古史的志向。他學貫中西,表達才能卻普通,上課黑板板書比擬多,印象中有點口吃。那時他和戴家祥教員的課,測試分面試和口試(那時進修蘇聯,五分記分)。測試時先生到一個斗室間摸簽抽標題,預備幾分鐘后往見教員。先由先生依據題意論述內在的事務,再由教員發問。束師長教師對我的答覆比擬滿足,我的面試成就獲滿分。
心思學教員叫左任俠。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左教員有一次布置回家功課,發給大個人空間師一人一張白紙,讓大師歸去畫一幅畫,請求畫“地球上沒有見過的工具”。同窗們的功課八門五花,有畫冬瓜的一截身材,豬頭龍首,老鼠尾巴,歸正大師東拼西湊了各式含混的物件,參差不齊的。他在第二節課上點評說,你們畫的這些物件都是地球上有的,平凡見過的。大師說其他的畫不出來,他說這個就叫做“存在決議認識”,由是引出了一個講授名詞。左任俠教員小樹屋生涯簡單,我后來讀到一篇回想文章,提到左教員每年冬天,老是穿戴一件褪盡色彩的老棉襖,又板又硬,于是在老師長教師八十年夜壽時,成長心思研討室的教員和研討生特殊為他做了一件新棉襖,作為誕辰禮品。
我是溫州平陽人,所以對系里兩位溫州籍教員印象尤深。一位是教現代史的戴家祥教員。戴教員素樸典雅,一襲平民長衫,腋下夾一布包,站上講臺,不慌不忙翻開布包,拿出課本材料,開端上課。他是王國維進室門生,專攻古文字學,課上得極好,典範平易近國傳授風范。記得他時常批駁郭沫若,說他“不識字”的,“不懂甲骨文”;也批駁蘇聯專家,以為這些人沒有“真學問”。那時倡導“學蘇仿蘇”,黌舍里幾個蘇聯專家風頭足亦狂妄,戴師批駁他們卻絕不留人情。他有一句名言:“我們之所謹記者,在于迷信,分歧迷信的,就要否認;有待彌補證明的,就要見義勇為。”
蘇淵雷教員由當局機關出來,字好詩好講授好,他的課廣受先生接待。戴教員和蘇教員是同親同事,希奇的是,我印象中兩人無甚來往,戴教員在我們眼前沒有提過蘇教員,和蘇教員交通時也沒有提到過戴教員。我和蘇師的課外之緣,是一路餐與加入柳詒徵師長教師的悲悼會。蘇淵雷教員為我書寫挽聯,他和柳師長教師亦師亦友,詩詞唱和,訂交甚深。
值得一提的還有,我們進校那一年,華師年夜接教導部告訴,將外文系改為俄文系,撤銷了英文組。我高中時英文較好,但從其中斷英文進修,從零開端改學俄語,我把這引為畢生憾事。
我們58屆汗青系四個班,120論理學生,我們班32人。班上應屆生為主,調干生十來人(我是此中之一),年紀差達十多歲,年紀最年夜的同窗叫龔錫孫。龔年夜姐是抗美援朝志愿軍入伍干部,進學時曾經三十好幾了。馬洪林同窗算小的,年方19歲。作為調干生,我以28歲“高齡”進進華師年夜汗青系,不料日月如梭,轉眼已有70年!回憶昔時,華東師范年夜學那批老師長教師學術醇正,教風樸素,給我留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