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目:明體達用 固本興新(主題)
——從一封新見信函看任繼愈的學術傳承與立異(副題)
【大師】
十余年前我在北京年夜學隨湯一介師長教師做博士后研討時,日常任務是在包養燕南園50號的北年夜儒學院院長辦公室收拾湯包養網師長教師加入我的最愛的各類材料。我從此中的名家來函里,發明一封1979年任繼愈師長教師致湯一介師長教師的未刊信函。該信重要談為湯一介師長教師的父親湯用彤師長教師撰碑立傳之事,全文如下:
一介同道:
《中國史研討》約我寫一篇關于湯師長教師的文章(小傳),已頒發過的有陳寅恪、陳垣兩師長教師的列傳。你可否把湯師長教師的生平傳略寄一份來,我好作為根據(運動的年代要詳細)。湯師長教師生前曾有過囑托,盼望我為他撰寫墓碑,未能辦到。此刻可以不受拘束講話。了,“四人幫”的極左思潮已不克不及攪擾了。我們搞研討的人,要好好應用無限時間,多為國民做些無益的事。
還禮!
任繼愈
1979.10.17
該信有著豐富的汗青文明內在,現聯合我的切身見聞,將相干工作原委和汗青佈景停止梳理,并以此透視任繼愈的學脈傳承守正立異之路——那是一條馬克思主義實際與中國精良學術傳統相聯合的治學途徑,閃爍著聰明的光線。
師生緣深,沉潛篤實
1934年,任繼愈考進北京年夜學哲學系,同窗有胡繩等人。系主任湯用彤為重生講解哲學概論課。任繼愈回想:“這門課講得活潑深刻。假如能把這類聽課筆記收拾出來,很有出書價值。”“那時湯師長教師還不到四十歲,就滿頭白發,講授當真擔任,循循善誘,給聽過他的課的人,留下深入的印象。”湯用彤的啟示式講授激起起任繼愈對哲學的愛好。湯用彤對他說:“越是研討中國哲學,越要多清楚歐洲哲學和印度哲學。”任繼愈于是選修了湯用彤講解的中西印三年夜文明系統的課程,坦蕩了視野,奠基了厚實的學養基本。
東北聯年夜組建后,湯用彤擔負哲學心思教導系主任。他促進了北年夜理科研討所復建,1939年任繼愈考取該所第一批研討生,導師為湯用彤。該所所長傅斯年常駐重慶,湯用彤遂被推薦為代表所長。該所研討生軌制繼續了我國書院的傳統,于學術練習外,尤為重視人格培育。所址和師生宿舍都在昆明靛花巷3號的一幢三層小樓,湯用彤、陳寅恪、鄭天挺、羅常培、向達等導爸爸回家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和她,媽媽也很生氣,但得知後,她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想去見爸爸媽媽,告訴他們她願意。師與任繼愈等研討生同灶做飯,隨時可以談學論道。1941年,任繼愈研討生結業,因德才兼備,被湯用彤設定留校任助教,講解宋明理學、釋教史等課程。任繼愈將他在聯年夜的宿舍定名為“潛齋”,意為以耐久抗戰的精力潛心教書、“你問你媽幹嘛?”裴母瞪了兒子一眼,想要罵人。她看了一眼一直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的沉默的兒媳婦,皺著眉對兒子說:治學。
湯用彤包養不只善于傳道授業包養,還頗為關懷先生的生涯。經他牽線做媒,馮友蘭的侄女馮鐘蕓后來成為任繼愈的夫人。為給兩個年青人發明會晤機遇,湯用彤宴請賓客時便邀任繼愈和馮鐘蕓來一路就餐。任繼愈在《馮友蘭學記序》中說:“那時哲學系主任湯用彤師長教師很關懷我們的親事,代表我的家長,穿長衫包養網又加一個馬褂,很慎重地到馮家往提親。”湯用彤還掌管了任繼愈、馮鐘蕓的訂親典禮,抗克服利后,二人喜結連理。1946年,湯用彤任東北聯年夜常委會代表主席兼北年夜文學院院長,擔任北年夜復校選聘教員等事務,由他簽名蓋印的聘請繼愈等報酬講師的文件今存北年夜檔案館(卷宗號BD1946048-1)。任繼愈佳耦獲聘到北年夜任務后,彼此攙扶,白頭到老,各自成績一番工作,素為眾人稱羨。湯任兩家緣分深摯,親如一家,湯一介體系進修釋教就是從選修任繼愈所授釋教史課開端的,而馮鐘蕓則是湯一介就讀東北聯年夜附中時的語文教員。
北平束縛后,湯用彤出任北年夜校務委員會主席,組織全校師生積極進修馬克思主義,停止教研改造,增設馬列主義課程,廣邀艾思奇、范文瀾、胡繩、周揚、謝覺哉、陳毅等來校授課或演講。湯用彤與任繼愈彼此鼓勵著改革思惟,尋求提高,他屢次對任繼愈說:“若不是碰到全中國的束縛,真可算糊涂過了平生。”1954年湯用彤中風后,撰寫文章多由任繼愈、湯一介等人協助,但他仍竭力教誨后學,屢次對任繼愈說要他協助包養本身重寫一部中國釋教史。湯著《漢魏兩晉南北朝釋教史》1955年由中華書局重版,任繼愈介入了修訂,并撰《重印后記》。1997年我編校《湯用彤選集》時曾問湯一介師:“《重印后記》為何未收錄此中?”湯師答道:“《重印后記》是任繼愈執筆寫成,雖經家父核定,但一起配合之文包養暫不支出第一版《選集》,等續編時再收。”我現已遵師囑將之收進續編中的《湯用彤選集》。
湯用彤與任繼愈配合簽名的著作較多,多頒發在湯用彤介入開辦的《哲學研討》《汗青研討》《北京年夜學學報》等刊物。一起配合撰著時,湯用彤常將任繼愈的名字列在本身後面,甘為人梯。任繼愈在參考湯用彤《魏晉形而上學與政治思惟》寫作提綱的基本上與他合撰長文《魏晉形而上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惟和它的政治佈景》,刊于《汗青研討》1954年第3期。此文后改標題為《魏晉形而上學中的社會政治思惟略論》,1956年由上海國民出書社印行單行本。1955年12月2日,他們合寫的《留念釋迦牟尼涅槃三千五百年》頒發于《國民日報》。經湯用彤不遺余力地傳幫帶,任繼愈很快在學界鋒芒畢露。1956年,任繼愈參加中國共產黨,并晉升傳授,兼任中國迷信院哲學研討所研討員,為新中國培育了第一批副博士研討生。
程門立雪,立傳為碑
任繼愈借用朱熹暮年際遇來描述湯用彤:“‘雖疾病支離,至諸生問辯,則脫然沉疴之往體。一日不講學則惕然常認為憂。’湯師長教師只需一談起學問來,什么大夫的吩咐、家人的奉勸全都忘了。”任繼愈談1963年毛澤東接見湯用彤的情形時說:“那天回來,湯師長教師非常高興,表現要更好地把他的常識進獻給國民。老是天天唸書、進修、招待哲學系來問題目的青年師生,直到他的去世……湯師長教師若活著,依照他思惟成長的邏輯,人們信任他會成為一個光彩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和馬克思主義者的。”
任繼愈先做湯用彤的先生,繼而做其助手,旦夕相處30年之久,相知最深,故湯用彤老年末年囑托他為本身撰寫墓志銘。吳宓在1915年4月1日的日誌中記敘,他與清華同學湯用彤相約:“數十年后,互作行傳誄志。蓋惟知之深,始能言之切也。”“誄”是論述逝者生平志業以表悼念的體裁。湯用彤往世后,吳宓固然在日誌中記載了學界的悲悼和本身的感歎,但沒有寫成“行傳誄志”。這項義務終極由湯用彤最為自得的弟子任繼愈完成了。
1964年休息節,湯用彤突發心臟病往世,埋葬在八寶猴子墓,按那時同一規制包養立碑,沒有別的撰寫墓志。昔時5月14日任繼愈寫成《弔唁湯用彤師長教師》一文,刊于《汗青研討》1964年第3期,扼要記敘了湯用彤的生溫和成績及其與時俱進的思惟過程,回想了他們難忘的師生友誼。該文寫道:“兩周以前,曾往病院看過湯用彤師長教師。他在病榻上還對我說:‘我的病沒關係,我有信念會好的,我還能任務……’持久臥病,人是瘦削多了,看來精力還好,我勸他安心養病,過幾天再來看他。沒有想到,此次會晤竟成永訣!”
包養1979年,中國社會迷信院汗青研討所主辦的《中國史研討》創刊,該刊對改造開放以來中國史學的成長起到主要推進感化,在國內外中國古史界有很高的威望性。創刊初期,《中國史研討》登載了一系列研討陳垣、孟森、呂思勉、呂振羽、侯外廬、顧頡剛、齊思和、鄭天挺、譚其驤等史學大師的論文,旨在接續先哲的優良學統。時這樣的任性包養網,這樣的不祥,這樣的隨心所欲,只是她未婚時的那種待遇,還是藍家養尊處優的包養女兒吧?因為嫁為妻兒媳之後,兼中國社科院研討生導師、《世界宗教研討》主編、中國宗講授學會會長、中國無神論學會會長等職的任繼愈接到《中國史研討》約稿后,便撥冗構想寫作,并函告湯一介有關情形。
隨后,任繼愈依據湯一介供給的傳略材料,聯合切身經過的事況和領會,寫成一萬多字的論文《論湯用彤師長教師治學的立場和方式》,頒發于《中國史研討》1983年第2期(總第18期)。此文第一節“傳略及著作”相當于上函所言“小傳”,全文從湯用彤學術思惟方式全體上綜合立論,可輔助讀者敏捷包養懂得其為報酬學旨要。該文后來支出《燕園論學集》《湯用彤學記》《懷舊企新:任繼愈自述》《任繼愈學術論著自全集》等書,40多年來廣為學界稱讚,成為學界研討湯用彤的基礎文獻,可視作他留念恩師的不朽豐碑。湯用彤師長教師的季子湯一玄師長教師告知我,改造開放之初,任繼愈師長教師特地回到燕南園58號探望師母張敬平,并在湯宅盤桓默哀甚久,不願離往。
任繼愈很是關懷湯用彤遺稿的收拾停頓,湯一介致北年夜陸平校長函就提到“由向達、任繼愈領導”停止相干任務。1998年湯一介師在寫給我關于編校湯用彤遺稿的信箋中,讓我把任繼愈的聯絡接觸方法交付《湯用彤選集》包養網的義務編纂王書華,以便溝通相干事宜,該信我收藏至今。1999年任繼愈為《湯用彤選集》寫完序文,此序交給我細心校正后隨即排印。次年在《湯用彤選集》出書座談會上,任繼愈與季羨林、汪子嵩、張豈之、王堯、葉朗諸師長教師分歧以為《湯用彤選集》的出書是學術界的一件年夜事。任繼愈高度評價《湯用彤選集》“反應了一代學人從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範疇總結汗青經歷的結果,鑒于後人興衰成長的途徑,為今后作參考”,他“以欣喜的心境看到《選集》的問世,看到了老一輩專家學者愛內陸、愛文明的結果將在構建新中國文明年夜廈中起到它應起的感化”。
忘我貢獻,賡續文脈
任繼愈《論湯用彤師長教師治學的立場和方式》一文在傳統學脈與今世學術的賡續成長之間縱橫闡述,體系總結了湯用彤的治學經歷和方式特點,點明了其治學之道的焦點:“他曾說,第二等的天資,老誠實實做第二等的任務(如收拾史料),能夠發生第一等的結果。假如第二等的天資,做第一等的任務(如樹立系統),包養很能夠連三流的結果也出不來。湯師長教師說,他有自知之明,甘愿做第二等的任務,給后人留下點有效的材料也好。”在首屆“湯用彤學術講座”揭幕式上,我親聞任繼愈又重點講述以上不雅點并說明道:“學問自己是無所謂一流二流的,湯師長教師的意思是,學者做研討應從最基本的任務做起,不要下去就要發明年夜系統。”這是批駁趕時興、務虛名的景象,提倡求真務虛的學風,湯用彤和任繼愈都畢生秉持并踐行上述理念,并獲得一流的學術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湯用彤加倍重視汗青文獻的收拾任務,積極提倡刊印《中華年夜躲經》等年夜型古籍。七七事情前,湯用彤曾打算委派任繼愈到山西廣勝寺查閱并拍攝金代《趙城躲》中的包養可貴史料,惜因戰亂而中斷。改造開放后,在任繼愈掌管下編成的《中華年夜躲經》恰是選用了湯用彤重視的《趙城躲》為藍本,補以其他各類善本影印編成,使釋教典籍的結集進進一個新階段。為弘揚中華優良傳統文明,任繼愈把收拾傳統文明典籍、總結中國現代精力遺產作為本身的汗青任務。他擔負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總修纂、《中華年夜典》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主編《中國國度藏書樓躲敦煌遺書》,這些總計十多億字的文明工程使很多古籍得以妥當維護和開闢應用。他還鼎力支撐湯一介編輯《儒躲》,并任編委會參謀。
儒道釋三教是中國傳統文明的主要支柱,湯用彤開創從本末體用之辨的角度來說明三教之爭。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成長史》等包養論著在湯用彤開啟的標的目的上持續推動和豐盛。受湯用彤釋教史研討范式的影響,我國釋教研討以哲學史和宗教史認識為主導。任繼愈主編的《中國釋教史》周全繼續成長了湯用彤釋教史研討系統,并將這種史學認識與馬克思主義實際、方式相聯合,組成新中國釋教研討的主流形包養狀。任繼愈主編的《中國道教史》《道包養網躲撮要》充足接收了湯著道教研討的結果和寫作理念,是對湯用彤未竟之志的傳承和成長。湯用彤、任繼愈等先輩的篳路藍縷之功,構成了我國道教研討的基礎方式和特點。japan(日本)東京年夜學傳授、釋教史專家鐮田茂雄評論說:“湯用彤傳授的門下學者,加倍發揚其優良的傳承,如任繼愈傳授主編的《中國釋教史》三冊(中國社會迷信出書社)、《中國道教史》(上海國民出書社)、《中國哲學成長史》(國民出書社)等著作。其治學方式不只予中國粹者相當年夜的影響,對japan(日本)學界亦是一年夜沖擊,激起japan(日本)學者紛紜投進創作。例如塚包養網本善隆博士的《塚本善隆著作集》全七冊、道端良秀博士的《中國釋教史選集》全十一冊……”湯一介以為:“任師長教師的學問相當普遍,他是從中國的儒釋道三方來做研討的。他做學問很嚴謹,並且是與時俱進的。像他如許學問觸及儒釋道三家的學者,今世中國很少。”繼續和闡揚湯用彤、任繼愈等學者三教比擬研討的傳統,有助于進包養網步我國哲學和宗教研討的全體程度。
任繼愈是應用馬克思主義態度、不雅點、方式研討中國文明的杰出代表。他組織編寫的高校教材《中國哲學史》四卷,培育了數代哲學任務者。毛澤東常常瀏覽此書,并畫線圈點,留下大批批語。任繼愈還主編了《中國哲學史簡編》《中國釋教史》《宗教辭書》《宗教年夜辭典》《釋教年夜辭典》等書。陳來傳授贊譽任繼愈主編的上述三種中國哲學通史,可與馮友蘭的“三史論今古”相媲美。
湯用彤的理學不雅重視小我在宇宙社會年夜體系中復序回位以完成人生的意義。任繼愈接續此理念,不只在實際上摸索個別與群體的關系,並且一向身材力行。他常說“少斟酌本身,多斟酌群體,想著多為群體做點事,如許任務起來就不會累”。他一貫不做“掛名主編”,從選題框架、組織團隊到審訂文稿,老是親力親為。任繼愈以學術為性命,并將本身的學術性命與平易近族命運融會在一路,年屆九旬時仍然天天四點鐘起床任務,踐行了他在信函中所說為國民多做無益之事的諾言。他老年末年很想寫一部體系表述本身思惟的書,但他說不克不及寫,緣由是還有文獻沒有收拾完。那時,他揣度,中國文明成長的壯盛期會在20年后呈現,我們這一輩人最應當做的就是文獻收拾任務,為迎接這個文明岑嶺的到臨打好基本。他為國度文明成長的幻想而廢棄了本身思惟系統的建構,也廢棄了出書本身選集的意愿。此皆表現出他高度的文明自發、擔負認識以及無我利他的貢獻精力。
宏通平允,承前啟後
湯用彤早年推重孔教,力倡“理學救國”,后治學重點轉向探尋理學的泉源死水,即釋教中國化過程中的儒道釋三教互動。賀麟在其名著《五十年來的中國哲學》中以為,湯用彤這種基于中國哲學成長持續性的研討,理清了一脈相傳沒有中止的中國哲學道統,其宏通平允的見解不惟供給了研討中國哲學文明史的新指針,且在那時過火的歐化聲中有助于增進我們對于平易近族文明新展開的信念。偶合的是,任繼愈出生看族,他的名字寄意“繼續韓愈包養”,即期許像文魁韓愈一樣文以載道,以傳承中國文明之盡學道統而自任。任繼愈確切素喜文學,他的文藝涵養給我留下深入記憶。例如,1997年春他在北年夜做“若何對待人理科學”的裴毅,他的名字。直到她決定嫁給他,兩家人交換了結婚證,他才知道自己叫易,沒有包養名字。講座,講述了中國文明繼續性和融匯性等特征,誇大“無論學什么,都需求有文學涵養”,還特意推舉我們不雅看昆曲《春噴鼻鬧學》,以親身清楚和感觸感染經典的魅力。這出折子戲源自湯顯祖的名著《牡丹亭》,活潑反應出情與理的沖突。《湯氏宗譜》記錄湯顯祖與湯用彤同宗,受家風陶冶,他們都很崇敬同為商湯后裔的孔子。
任繼愈讀研討生時的正副導師分辨是湯用彤、賀麟,兩人主業一中一西,都給他指定了良多參考書,以幫助其深刻進修。他的碩士論文《理學探源》依照湯用彤的思緒,從宋明理學產生學的視角,梳理秦漢魏晉至宋初千余年的思惟史成長頭緒。他晚期真摯地崇奉理學,并把孔孟儒學經三教會通后重塑再生的理學看作中國哲學的正統和中漢文化的真精力,以期拯救那時的文明危機。他回想湯用彤在此時代的教誨時說:“我曾保留湯師長教師寫的關于宋明理學的信包養網……湯師長教師看過我的日誌,并在日誌上寫了多處批語,是非紛歧,長的一百多字,短的一兩句話。”1941年7月4日,東北聯年夜中文系主任羅常培餐與加入任繼愈的結業辯論后包養網寫道:“任君在湯錫予(用彤)、賀自昭(麟)兩位師長教師領導之下,兩年的功夫竟然進修自得,窮原竟委地作出如許一篇論文來,足見他很能沉潛盡力。論文全稿固然還沒抄完,看過旨要和綱目也約略可以窺見一斑了。我和他談完話感到很滿足,只對于全文構造上表現幾點看法。”
《理學探源》全文初次頒發于湯用彤生日90周年事包養網念文集《燕園論學集》,北京年夜學出書社1984年版。刊發時任繼愈新加一篇引言,記敘公布此文的啟事及其心路過程:“它記載著昔時湯師長教師引導下的先生們的治學方式和思緒,此中也凝集著湯用彤的血汗。在那國度多災的日子里,師生們心境繁重,都有一種為學術獻身的義務感,北年夜理科研討所的學風也較為沉潛篤實。客觀上,確切為中華平易近族百折不撓、堅貞不拔的氣勢所鼓勵,以為中國文明的精良傳統是由儒家表現的,宋明理學是這種精力的表現,我信任宋明理學講的事理是真諦,成為孔教信仰者。”新中國成立后,任繼愈將馬克思主義實際作為“迷信研討的鑰匙”,從頭反思其理學研討,由信仰孔教轉進到用唯物史不雅研討中國哲學史和釋教史。《理學探源》是任繼愈晚期治學的代表作,從中可見其“孔教是宗教”說的思惟起源,他暮年將該文手稿捐贈給國度藏書樓永遠保留。
從1979年起,任繼愈陸續頒發《論孔教的構成》《從儒家到孔教》《孔教的再評價》《孔教特性與宗教個性》《孔教的特色及包養網其成長階段》《從尊師重道看孔教》《朱熹的宗教情感》《白鹿洞學規的政教合一精力》等文章,初次體系提出并論證了“孔教是宗教”說,鑒定程朱理學的性質為宗教哲學,從而把理學研討推動到新的高度,深化了學界對中國傳統思惟文明“宗教性”的熟悉。1979年,他活著界宗教研討所專門成立孔教研討室,促進了今世孔教學科的成立,在儒學史上具有深遠意義。湯用彤哈佛時代手稿在跨宗教比擬中率先指出儒學是一種宗教,還把儒學分為思惟性的儒家和宗教性的孔教兩個層面,任繼愈進而提出“孔教是具有中公民族情勢的宗教”。“孔教能否為宗教”至今還是學界的熱門論題,而回想孔教題目的產生史有助于解答這一困難。
除了在孔教研討中深受湯用彤但即便是濃妝豔抹,害羞的低下頭,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新娘果然是他在山上救出來的那個女孩,就是藍雪芙小姐的女兒影響,任繼愈的釋教和宗講授等研討也在對湯著繼續的基本上有所成長,并在成長中立異。1963年,任繼愈的《漢唐釋教思惟論集》在三聯書店出書,此書匯集了他1955年至1962年頒發的《漢唐時代釋教哲學思惟在中國的傳佈和成長》等七篇有關釋教思惟的論文。書中引述并分析了湯用彤的良多不雅點,并支出與湯用彤合寫的論文《南朝晉宋間釋教般若、涅槃學說的政治感化》。毛澤東很快讀到該書并寫下批語,賜與“百里挑一”之佳評,還在一次說話中特地提就任繼愈是湯用彤的先生。此書不竭重版,成為新中國應用馬克思主義實際研討宗教題目的奠定之作,并獲得國際釋教研討界的器重。1964年,依照毛澤東指示,在周恩來親身領導下,任繼愈組建起新中國第一個宗教研討機構——中國迷信院世界宗教研討所(今中國社會迷信院世界宗教研討所)。
任繼愈治學充足繼續了湯用彤等學者的傳統,并融合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實際研討宗教和文明,完成了學術的發明性成長。弘揚湯用彤、任繼愈等先輩學者的愛國主義學術傳統,對于我們傳承成長中國文明,推進馬克思主義基礎道理與中華優良傳統文明相聯合,具有主要意義。
學人小傳
任繼愈(1916—2009),山東平原人,哲學家、宗講授家、汗青學家。1941年研討生結業于東北聯年夜,后任教于東北聯年夜、北京年夜學。1964年至1985年,任中國迷信院世界宗教研討所(今中國社會迷信院世界宗教研討所)所長,此后任該所聲譽所長。198包養網7年至2005年,任國度藏書樓館長,隨后任該館包養網聲譽館長直至去世。曾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職。著有《漢唐釋教思惟論集》《中國哲學史論》《老子繹讀》等,重要論著支出十卷本《任繼愈文集》(國度藏書樓出書社2014年版)。
(作者:趙建永,系天津市中包養國特點社會主義實際系統研討中間天津社科院基地研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