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當地裡的烤煙進入收穫後期,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何元鄉何元社區查家小組脫貧戶段朝虎像往年一樣,在10畝烤煙地旁播下青豌豆種子。烤煙採收後,青豌豆苗破土而出,攀附烤煙稈茁壯成長。近日,青豌豆已採收完畢,給段朝虎家帶來了3萬多元收入。
相比于其他很多大宗農產品,蔬菜收益高、見效快,成為很多脫貧地區的首選產業。經過脫貧攻堅時期的持續努力,到2020年,蔬菜產業已經成為施甸縣第二大幫扶主導產業,形成以施甸壩、舊城壩、太平帕丹壩為主的冬春特色種植帶,初步建立起“種植-加工-冷鏈-銷售”的全產業鏈格局。截至目前,全縣培育市級蔬菜家庭農場18個、蔬菜專業合作社97家、市級以上蔬菜龍頭企業10家,吸納帶動1.5萬戶、4萬人從事蔬菜產業生產,為縣域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
向旱地要效益
段朝虎一家住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山區,兒女外出打工,他和愛人留在家裡照顧老人。要增收,只能在家裡的10畝地上想辦法。
在當地,農民多種植玉米、烤煙,收穫後再種一季小麥或油菜,每畝收入不足1000元。2019年,駐村幫扶幹部指導段朝虎種植青豌豆:“它產量高、耐旱,生長週期只有90多天,市場價格也不錯,種它准沒錯。”
在施甸縣眾多蔬菜品類中,以小春作物鮮食豌豆、鮮食蠶豆最為突出。怒江流經施甸縣境內的長度有40多公里,在河谷周邊的山區形成小氣候。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我國北方氣溫過低,豌豆無法生長,怒江沿岸山區、半山區、次熱區的青豌豆恰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缺包養,裝進了全國人民的“菜籃子”,成為雲南省“南菜北運”的主要高原特色蔬菜之一。2023年,全縣種植青豌豆12萬畝以上,青蠶豆2.2萬畝。
在長期的摸索和實踐中,當地人總結出青豌豆和烤煙、玉米套種的方法:以烤煙、玉米莖稈為支架,充分利用烤煙、玉米生長中後期留下的餘肥,既節約土地資源,又降低了生產成本。
“青豌豆的畝產有500多公斤,地頭收購價為2-12元/公斤,2023年,我家的青豌豆賣到6-8元/公斤,每畝地掙三四千元不在話下。”段朝虎告訴記者。
施甸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段從坤介紹,施甸人均耕地少,旱地相對較多,青豌豆、青蠶豆產業的快速發展,說到底是山區農民向旱地要效益的必然選擇。2009年,施甸縣引進臺灣“長壽仁”品種,此後“兩青”產業規模不斷上升,到2023年,全縣青豌豆產值達5億多元,再創歷史新高。
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正當產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意外卻不期而至。
2022年12月,施甸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陸續收到農民報告,青豌豆因早衰死亡,種出來的豆子品質不佳,賣不上價。中心立刻組織一支調研團隊,由農藝師蔣啟勇牽頭,集合糧油、經作、植保、土肥等專業的技術骨幹,前往太平鎮、何元鄉、萬興鄉、仁和鎮和甸陽鎮5個鄉鎮14個村實地走訪調查。基於一線調查的資訊,團隊成員研討造成損失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又請教權威專家,經上級主管部門審定,最終形成《2023年青豌豆生產技術意見》,總結出連作障礙、播種期、自然災害、栽培技術四方面原因,並對新豌豆品種選擇、播種栽培方式、平衡施肥、科學管理等方面給出切實的指導。
這次的經歷讓蔣啟勇感觸很深:“脫貧攻堅時期,中心聯合全縣13個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開展了大量基礎性研究,但技術短板依然明顯。基礎設施的制約也不容忽視,蔬菜產業大多集中在偏遠的冷涼山區和沿江低熱河谷地區,交通不便、水資源匱乏,尤其是‘兩青’種植區域90%的地塊在生長季節無灌溉條件,全靠自然降雨,嚴重制約產業發展壯大。下一步,我們將開展系統研究,形成綠色、高質、高效栽培集成技術理論體系,力求克服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2023年青豌豆生長期有效降雨次數較多,加上農業技術指導到位、農戶科學種植,全縣青豌豆畝均產量達600公斤。
水煮、清洗、晾曬、烘乾……仁和鎮查邑社區產業基地裡,每天都有3包養0多噸新鮮白菜被加工成脫水白菜,銷往廣州、上海和浙江省的多個城市,還通過協力廠商出口到美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
2017年,滬滇協作在查邑社區投入500萬元,建設占地528畝、總計589個水肥一體化設施蔬菜大棚。彼時,李江濤就瞄準了剛剛興起的預製菜產業。2019年,李江濤成立保山尚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田農業”),將大棚全部租賃下來,並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加工廠。一直以來,公司的脫水蔬菜都供不應求。2021年、2022年上海澤度農業公司相繼投資1300多萬元建設加工流水線,讓尚田農業的加工能力一下翻了10倍,達到每年1500萬噸。李江濤告訴記者,新的一年剛開始時,他的訂單就排到了12月底。
尚田農業的業務風生水起,查邑社區和周邊中和村、保產村等村的村民也成為受益者。2023年,在尚田農業務工的工人有153人,其中脫貧戶24人,每人每天可有120-300元的務工收入,公司全年支付工資460多萬元。此外,尚田農業流轉周邊258戶農戶的承包地,每年支付土地流轉費和大棚租賃費共計80萬元,充實了仁和鎮16個村的村集體經濟。
“施甸縣將不斷完善產業結構,重視新產業、新業態的培育。”段從坤告訴記者,目前施甸縣外銷蔬菜多以初級分選、打冷為主,自主品牌少,要加快建設產業集群,向著有機化、綠色化、品牌化方向,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施甸縣已經開始佈局,在產業鏈前端建設育苗基地,加快規模連片蔬菜產業帶和單品蔬菜基地建設,提高農資供應保障能力;在生產環節推廣綠色標準化生產,推動生產社會化服務發展;在產業鏈末端重點發展分揀包裝、冷鏈配送、淨菜加工、幹制醃制、深精加工等專案,增強產業發展後勁。
健全“雙綁”利益聯結機制
2011年,舊城鄉的老百姓只在自家田裡零星種上一兩畝蔬菜,因為擔心風險,不敢擴大規模。可專門從事蔬菜種植、收購的英德榮看到了商機:“舊城鄉位於壩區,不需要大棚蔬菜就能生長得很好,投入成本低,市場需求量大,每畝的經濟效益可以達到6000-8000元。”
英德榮註冊成立舊城鄉傣榮包養果蔬專業合作社,吸納舊城社區、大田壩村、芒別社區等村願意抱團發展的農戶190戶,其中脫貧戶51戶。合作社免費提供種子、農藥,回購農民生產的所有蔬菜,希望以此堅定農民的決心。
“第一年就一炮打響,大家嘗到甜頭,能種蔬菜的地方都種上了蔬菜。”英德榮回憶道,此後,舊城鄉的蔬菜種植面積不斷增長,2023年末達1.33萬畝。
隨著業務範圍不斷擴大,英德榮又成立了施甸縣傣榮果蔬有限公司,合作社負責組織和管理,社員負責生產,龍頭企業負責技術和銷售,風險共擔、利益捆綁、合作共贏。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舊城社區黨總支成立潤雨果蔬專業合作社,建起1座凍庫,2018年起租賃給傣榮公司。凍庫常年開庫收購、轉運蔬菜,延長了蔬菜產品的貯存期限,有效提高農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為周邊地區30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
“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緊密捆綁在一起,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齊心協力把蔬菜產業做實、做大、做優、做強,既豐富了‘包養網南菜北運’的‘菜籃子’,又鼓起了農民群眾的‘錢袋子’。”英德榮說。
如今,合作社輻射帶動了舊城社區、大田壩村、芭蕉林村、芒別社區、大山村5個村,涉及農戶926戶,其中脫貧戶300余戶1200餘人。合作社全年蔬菜產量2500餘噸,涵蓋無筋豆、四季豆、扁豆、苦瓜、辣椒等20餘個品種,銷往全國各地,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帶動戶均增收過萬元。
這是雲南省全力構建完善“龍頭企業綁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綁定脫貧戶”(簡稱“雙綁”)利益聯結機制的縮影。2021年,雲南省出臺《關於建立“雙綁”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產業幫扶全覆蓋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對有產業發展條件及意願的脫貧戶和農村低收入家庭產業幫扶全覆蓋,以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施甸縣特殊的自然環境和耕地資源狀況,決定了農業產業發展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處於小農戶開展小規模生產、依託農業產業化發展自主增收的狀態。對此,施甸縣緊扣‘雙綁’利益聯結機制,針對農戶經濟基礎弱、發展後勁不足、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等實際,著力在帶動模式、利益聯結、內生動力方面下功夫。”段從坤介紹,施甸縣2023年全年蔬菜種植面積28萬畝,“雙綁”率達到98.17%。全縣13個鄉鎮有47個企業、12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易地搬遷戶等20748戶農戶實現“雙綁”。龍頭企業通過與合作社綁定後流轉土地2.8萬畝,吸納低收入人口包養網價格就業7375人,共建基地178個,帶動合作社盈利13540.09萬元;合作社銷售額64606.11萬元,盈餘17372.84萬元;合作社綁定農戶後,農戶通過訂單收入15840.95萬元,土地流轉租金收入760.53萬元,務工收入1965.62萬元,入股分紅6734.91萬元,其他收入399.35萬元。
延伸閱讀
目前,全國共有231個脫貧縣將蔬菜產業確定為幫扶主導產業之一。2023年,231個縣的蔬菜產業總產值達2255.19億元,銷售額1937.03億元;共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081個、發展農民合作社23438家、註冊家庭農場12850家;累計注冊商標(品牌)3828個,其中“兩品一標”2512個。
2023年,蔬菜產業共帶動脫貧縣1201.93萬人,其中帶動脫貧人口290.68萬人、人均增收2393.93元。